2022张家港人才租房补贴申请指南

符合《张家港市人才礼遇办法》,已通过张家港市人才礼遇分类认定,人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张家港无自有商品住房和购房记录的A~F类人才,在本市租房用于自住的,可申请人才安居租房贴。

  一、申请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人才,可申请人才安居租房贴:

(一)符合《张家港市人才礼遇办法》A~F类人才认定标准,且已通过张家港市人才礼遇分类认定。

(二)在我市工作满6个月(综合劳动合同、创业证明、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等判定),申请时仍在申报单位工作,且仍在申请时限内(即自来我市工作之日起5年内)。

(三)申请人本人及家庭成员(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自有商品住房和购房记录(符合本市专项人才计划的人才不受本条件限制),且申请人未在本市享受过安家、购房、租房补贴类政策,未在租人才公寓。

二、补贴标准

(一)按照A类人才8000元/月,B类人才5000元/月,C类人才3000元/月,D类1500元/月,E类人才博士(正高级职称)1000元/月、硕士(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800元/月、紧缺专业本科(紧缺专业中级职称、技师)及E类其他人才600元/月,F类人才4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6个月。

(二)每月实际租房费用高于或等于上述标准的,按标准发放补贴;每月实际租房费用低于上述标准的,按实际租房费用发放补贴。夫妻双方都符合条件的,可叠加享受。

三、受理程序

(一)申请时间

开始时间:2022年11月17日(星期一)

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5日(星期五)

(二)申请方式

人才安居租房贴采用网上申请,申请网址:江苏政务服务网(http://www.jszwfw.gov.cn/)。

(三)办理流程

第一阶段:申请提交

(2022年11月17日-12月25日)

申请人进入江苏政务服务网站,进行用户注册/登陆,切换区域至苏州市张家港市,进入张家港旗舰店“高层次人才服务专栏”,点击“人才安居租房补贴申请”,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1.申请人在职在岗或创办企业正常运营的证明材料。

(1)创新类人才提交以下材料:

①社保中心出具的申请人逐月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权益单(需打印申请人自引进日至申报日期间所有社保缴交记录),不在本市参保的需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在申请单位逐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完税证明(需打印申请人自引进日至申报日期间所有个税缴纳记录);

②全日制劳动合同书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③由用人单位出具的推荐意见书。

(2)创业类人才提交以下材料:

①申请人所创办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含工商营业执照、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证信息);

②由所在区镇科技人才主管部门出具的推荐意见书。

2.申请人在我市租房的证明材料。

(1)申请人自行租赁具有合法产权且符合安全条件的我市出租房屋,须提交租房合同和由税务部门开具的租房发票;

(2)申请人租住在用地与规划建设审批手续齐全且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我市用人单位集体宿舍,须提交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租房合同、用人单位收取租金的发票或收据;

(3)用人单位租赁具有合法产权且符合安全条件的我市出租房屋,转租给申请人的,须提供用人单位租房合同、租房发票,同时提供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租房合同、用人单位收取租金的发票或收据。

3.申请人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结婚证、居民户口簿、未成年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符合本市专项人才计划的人才无需提供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材料。

4.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5.审核部门要求补充提交的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尚未进行人才礼遇分类认定的人员须先进行分类认定,认定通过后方可申请人才安居租房贴。

第二阶段:资格初审

(2022年11月7日—12月23日)

各区镇科技人才主管部门对创业人才企业正常运营情况进行审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对申请人在职在岗情况、申报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核。

第三阶段:资格复审

(2022年12月24日—2023年1月31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住建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资规局”)对申请人及家庭的自有商品住房和购房记录情况进行审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对申请人在职在岗情况、申报材料完整性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由人社局核准拟补贴金额,提交市委人才办主任会议会审。

第四阶段:媒体公示及发文认定

(2023年2月初—3月底)

经会审符合条件的,面向社会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向市人社局提出,人社局在自接到异议起10个工作日内就提出的问题递交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异议成立的,退回申请材料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经核实异议不成立或经公示无异议的,由人社局发布补贴资格认定文件。

以上为计划安排时间,具体实施节点请及时关注申报网站首页信息。

四、有关要求

申报人及其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纳入苏州大市征信系统,除追回相应补贴和住房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取消本人及所在单位申请各类人才政策的资格。

五、联系方式

1.张家港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地址:张家港市一干河东路18号,职工文体中心东广场一楼大厅

电话:58171330

2.各区镇科技人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

保税区(金港镇)58329802

经开区(杨舍镇)58111573

冶金园(锦丰镇)58959092

高新区(塘桥镇)58963932

乐余镇 58666338

凤凰镇 58428208

南丰镇 58618353

大新镇 58760353

农业园 58639105

六、附件

1.“高层次人才服务专栏”操作手册

2.“人才安居租房贴申请”操作指南

3.“人才礼遇分类认定资格延续”操作手册

4.“人才礼遇分类认定信息变更”操作手册

5.创业人才企业正常运营情况审核参考材料清单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网,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租房】即可获取租房补贴和申请方式。

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网】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
【景区预约】:园林、古镇等景区预约入口
【医保】:医保余额查询、家庭共济申请等
【公积金】:公积金贷款、提取、还款申请指南
【赏花】:苏州春季赏花推荐(梅花、樱花、桃花等)
【落户】:目前落户苏州(积分、人才引进、投靠)申请指南
【社区】:苏州各大社区联系方式
【积分】:2023年积分落户、入学、入医申请指南,测一测自己有多少积分
【学区】苏州各区域学区查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本地网整理本地网整理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1日 上午7:36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1日 上午7:39

相关推荐

  • 苏州张家港人才礼遇分类认定办事指南:详细指导与要求

    根据《张家港市人才礼遇办法》,我市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认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申请人需满足相关条件,并提供各类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人才资格证明等。申请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办理,经审核通过后将领取人才礼遇卡。认定结果每两年需重新申请资格延续。详细办理程序可参考相关指南。以此政策加强人才引进与管理。

    2023年 7月 29日
    7700
  • 苏州公积金贷款额度解析与指南

    苏州公积金贷款额度参照首次办理和第二次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情况,根据贷款人数和可贷额度进行计算,贷款最高限额为60-90万元。另外,首次购买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且总价不超过110万元的普通住房,贷款最高限额为住房总价的80%。苏州公积金贷款期限以年为单位,且贷款期限和借款人年龄之和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对于新建住房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存量成套、建造和翻建住房最长不超过20年。首次办理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而第二次办理则不低于50%。贷款利率根据首次和二次申请的贷款期限不同,分别为2.6%-3.1%和3.025%-3.575%。

    2023年 8月 18日
    1370
  • 苏州公积金还房贷提取材料有哪些?

    (一)还贷委托提取签约 1.身份证件原件(居民身份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银行借款合同原件(公积金贷款<含组合>无需提供); 3.银行指定扣款还贷的银行存折(卡)原件。 4.如申请办理还贷委托提取的职工不是借款人,需提供结婚证或户口簿。 (温馨提示: 微信搜索关注【苏州本地网】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公积金】即…

    2023年 4月 9日
    1400
  • 苏州公积金还贷委托提取受理点

    姑苏分中心 建设银行 城中支行 三香路618号 68279633 分行营业部 工业园区苏州大道西18号 62788606 姑苏分中心服务大厅 平泷路251号城市生活广场西楼5楼 65157328 农业银行 东吴支行 十梓街528号 65155480 姑苏分中心服务大厅 平泷路251号城市生活广场西楼5楼 65157318 工商银行 道前支行 人民路1008号…

    2023年 4月 9日
    2700
  • 常熟优租房换房流程

    常熟优租房给常熟市稳定就业人员等提供短期周转的租赁性保障性住房。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换房?如何换房?请看下文!   1.承租人至常熟市优租房服务中心填写优租房换房变更申请表,除承租家庭人口发生变化和承租人所在单位地址发生变化外,无其他特殊原因,不得申请换房。 2.优租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确认受理后办理优租房换房变更手续。 3.待换房变更手续完成后,承租户通过单位…

    2022年 11月 20日
    7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