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积金贷款期限规定解析

苏州公积金贷款期限以年为单位,贷款期限与借款人年龄之和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新建住房贷款最长30年,存量房贷款最长20年且不得超过剩余使用年限。首次办理贷款首付不低于20%,第二次不低于50%。利率方面,首次贷款5年以下利率为2.6%,5年以上为3.1%;二次贷款5年以下利率为3.025%,5年以上为3.575%。

苏州公积金贷款期限

公积金贷款期限以年为单位,贷款期限加借款申请人申请贷款时的年龄之和不得超出其法定退休年龄。

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建住房的贷款年限最长不超过30年;

2、存量成套住房、建造住房、翻建住房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且存量成套住房的贷款期限不得超出所购住房的剩余使用年限。

苏州公积金

首付款比例:

首次办理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住房总价的20%;

第二次办理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住房总价的50%。

苏州公积金贷款利率:

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

贷款期限为5年以下的,利率为2.6%;

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利率为3.1%。

二次申请公积金贷

贷款期限5年以下的,利率为3.025%;

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利率为3.575%。

温馨提示: 微信搜索【苏州本地生活】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公积金】即可进入公积金在线办事入口、在线测算贷款额度、查询利率!

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生活】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
【景区预约】:园林、古镇等景区预约入口
【医保】:医保余额查询、家庭共济申请等
【公积金】:公积金贷款、提取、还款申请指南
【赏花】:苏州春季赏花推荐(梅花、樱花、桃花等)
【落户】:目前落户苏州(积分、人才引进、投靠)申请指南
【社区】:苏州各大社区联系方式
【积分】:2023年积分落户、入学、入医申请指南,测一测自己有多少积分
【学区】苏州各区域学区查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本地生活整理本地生活整理
上一篇 2023年 8月 18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3年 8月 18日 下午7:05

相关推荐

  • 2024苏州公租房姑苏区申请平台-提供便捷的公租房申请服务

    通过户籍所在地街道线下申请,或者通过“苏服办”APP线上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申请受理新申请,复核申请需线下窗口受理。公租房保障范围是本市范围内城市中等偏低收入以下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租房需要满足本地户籍、已取得住房保障资格、未享受其他住房政策,并符合各县级市政策。公租房不可永久居住,违规行为会导致退房。在租赁期届满时未申请复审的保障家庭会被视为放弃继续承租权利。未符合承租条件的复审保障家庭应在租赁期届满时退回公租房。

    2024年 3月 25日
    750
  • 2023年苏州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地点

    参保登记地点: 1.苏州市市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在册的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学生儿童,在本市市区各类高等院校中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非在职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技校与职校的大专段学生,其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代办单位为学籍所在学校(托幼机构)。 2.取得积分入医资格的非本市户籍未入学的0-7周岁的流动人口子女,由父母携带居住证、积分入医准入卡、子女有效身份证件至居住地社区…

    2023年 5月 11日
    1980
  • 苏州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就诊流程

    苏州市立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点击进入 就诊流程:   1.关注苏州市立医院微信服务号 进入公众号后,在“预约就诊”菜单中,选择“互联网医院”。 2.点击线上复诊,进入“全科医学科” 选择医生,填写相关复诊信息并上传复诊资料,支付挂号费后,到“我的问诊”中开始线上复诊。 3.“线上支付”及“配送” 待医生开方提交药房审核后,在“线上支付”的“未支付…

    2023年 1月 3日
    1680
  • 苏州常熟房产小程序有什么用

    “常熟房产”小程序 小程序入口:点击进入      掌上办 实现存量房挂牌及委托“掌上办”。“常熟房产”微信小程序借助人脸识别与电子签名功能,通过一台智能手机便能完成房屋挂牌、委托中介操作。 掌上签 实现存量房买卖合同“掌上签”。存量房挂牌成功后,在网上挂牌有效期内,如有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意向的,买卖双方可直接在“常熟房产”微信小程序中签字确认提交存量房买卖合…

    2023年 2月 11日
    240
  • 苏州高新区公租房申请材料有哪些?

    新就业人员申请承租高新区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高新区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申请人身份证等。   苏州高新区公租房申请材料: 一、新就业人员申请承租高新区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高新区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 (三)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四)社保缴纳证明; (五)本地住房情况证明; (六)婚姻状况证明; (七)大中专…

    2022年 11月 21日
    60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