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低保家庭提取公积金指南

苏州公积金提取指南,低保、特困职工可申请。了解办理条件、流程及所需材料,快速提取住房公积金。点击查看详情!

 

办理条件

职工属于低保、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特困职工,持有相关证件或在民政部门网站查询得到相关救助信息

办理流程

职工带齐材料至办理场所进行提取申请→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符合提取条件,将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实时划转至职工关联的银行借记卡中

提取人员

1、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人员;

2、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及其配偶、同一本户口簿直系亲属(仅限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的父母、子女、子女配偶);

注:本市以上两类人员须在苏州市民政局网站查询得到相关救助信息。

3、当地总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

所需材料

1.身份证原件

2.(1)属于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的,直接到住房公积金服务大厅申请。由服务大厅经办人员登陆苏州市民政局网站打印《苏州市个人社会救助信息查询结果证明》,如属于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的配偶、同一本户口簿直系亲属的,同时提供结婚证或户口簿。

(2)属于当地总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的,提供当地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职工救助证》原件(在有效期内)。

3.与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关联的银行卡(如尚未办理关联或需要变更银行卡,需提供苏州大市范围内工、建、农、中、交、苏州任一一家银行发出的本人借记卡)。

友情提示

1.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已经封存或已停缴公积金满6个月的,办理销户提取;仍在正常缴存的,一年可提两次,不留余额。

2.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可由职工本人办理或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如委托他人代办的,代办人应知晓委托人已设置的住房公积金卡密码,并提供双方身份证和委托人指定银行有效借记卡(已经与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关联的无需提供)。

办理地点点击查看

办理时限 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当场办结

热线电话 0512-12329

中心网站 http://gjj.suzhou.gov.cn

 

温馨提示:苏州低保家庭提取公积金指南
温馨提示: 微信搜索【苏州本地生活】宝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公积金】即可进入公积金贷款利率、计算公式、贷款(比例/限额/期限)、商转公(利率/额度/条件)、公积金提取方式及入口等信息。

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生活】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
【景区预约】:园林、古镇等景区预约入口
【医保】:医保余额查询、家庭共济申请等
【公积金】:公积金贷款、提取、还款申请指南
【赏花】:苏州春季赏花推荐(梅花、樱花、桃花等)
【落户】:目前落户苏州(积分、人才引进、投靠)申请指南
【社区】:苏州各大社区联系方式
【积分】:2023年积分落户、入学、入医申请指南,测一测自己有多少积分
【学区】苏州各区域学区查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本地生活整理本地生活整理
上一篇 2025年 1月 1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 1月 2日 上午9:34

相关推荐

  • 江苏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指南

    江苏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最高补贴2万元!2025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个人可申请补贴。了解申请流程、补贴标准及所需材料,点击申请!

    2025年 3月 8日
    270
  • 苏州吴江落户政策

    在本区或苏州市其他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并在本区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符合随迁条件的配偶及其未婚子女迁入,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 一、根据《苏州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苏府规字〔2020〕14号)中第十一条的规定,现就我区购买房屋…

    2022年 11月 24日
    3690
  • 苏州吴中区人才公寓申请所需材料

    欢迎申请吴中区人才公寓!我们需要以下材料:1. 毕业证书;2. 学信网截图;3. 在苏无房证明;4. 交纳社保证明;5. 劳动合同首页、未页。申请条件包括:1. 近5年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我区非公企业全职工作;2. 苏州本地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吴中区就业创业;3. 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自有商品住房和购房记录,在吴中区未享受过其他购房优惠政策。欢迎合格申请者申请,材料齐全即可提交申请。

    2023年 7月 29日
    1410
  • 苏州哪些人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苏州伤残津贴适用于工伤职工,根据伤残等级有不同待遇。一至四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五至六级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3年 7月 11日
    1070
  • 苏州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领取条件

    领取条件 1.符合国家生育政策; 2.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时,男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并具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享受资格; 3.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计发标准: 按照本市职工生育的医疗费用定额标准(职工生育的医疗费用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和生育产前检查额度标准)的50%发给一次性生育补…

    2023年 6月 28日
    24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