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公积金提取额度简介及相关规定

购建住房提取是指使用住房公积金来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自住住房。每次购房行为只能提取一次公积金,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住房总价款或实际支付金额。归还住房贷款提取是指在按月偿还住房贷款后,通过委托提取住房公积金,并直接划转到个人银行账户。租房提取指使用公积金支付租赁住房租金,根据职工情况提取的金额有限额。销户提取是指提取账户余额。其他提取包括重病和低保特困情况下的提取。

  (一)购建住房提取

每次购建住房行为只能提取一次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提取实行“提还(用)相等”原则,其中因购买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总金额不得超过住房总价款或实际支付的总价款。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归还各类住房贷款提取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至少需按最新缴存基数留存一个月的缴存额(不含新职工补贴)。

(二)归还住房贷款提取

还贷委托提取住房公积金,是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委托所在地公积金管理机构和贷款银行,在其按月偿还住房贷款后,依据其按月偿还贷款情况提取公积金(含新职工住房补贴),并直接划转到指定扣款还贷的个人银行账户。

(三)租房提取

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余额,用于支付租赁住房租金

1、职工租赁自住住房(含公租房)的:

提取最高限额由每月1100元提高到每月1500元;

2、职工及配偶租赁同一自住住房的:

提取最高限额由每月22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

四)销户提取

账户余额

(五)其他提取(重病/低保特困)

账户余额

温馨提示: 微信搜索【苏州本地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公积金】即可进入公积金在线办事入口、在线测算贷款额度、查询利率!

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网】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
【景区预约】:园林、古镇等景区预约入口
【医保】:医保余额查询、家庭共济申请等
【公积金】:公积金贷款、提取、还款申请指南
【赏花】:苏州春季赏花推荐(梅花、樱花、桃花等)
【落户】:目前落户苏州(积分、人才引进、投靠)申请指南
【社区】:苏州各大社区联系方式
【积分】:2023年积分落户、入学、入医申请指南,测一测自己有多少积分
【学区】苏州各区域学区查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本地网整理本地网整理
上一篇 2023年 8月 18日 下午7:07
下一篇 2023年 8月 18日 下午7:09

相关推荐

  • 苏州公积金贷款额度

    苏州公积金贷款额度 1.不超过贷款最高限额。 (1)首次办理公积金贷款。借款申请人及共同借款申请人中有两人(含)以上共同参与计算可贷额度的,贷款最高限额为90万元;仅借款申请人参与计算可贷额度的,贷款最高限额为60万元。 (2)第二次办理公积金贷款。借款申请人及共同借款申请人中有两人(含)以上共同参与计算可贷额度的,贷款最高限额为50万元;仅借款申请人参与计…

    2023年 4月 9日
    810
  • 苏州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就诊流程

    就诊平台:苏州市中医医院官方App 平台下载:点击下载 就诊流程: 1.下载“苏州市中医医院APP” ,先进行注册。 2.打开APP,选择“互联网医院”,再选择“线上复诊”。 3.选择就诊科室(目前开放呼吸科、心内科、皮肤科、治未病科四个专科)。 4.选择医生,进行“图文问诊”。 5.填写患者病情,并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等待医生接诊。 6.收到医生接诊通知…

    2023年 1月 3日 办事
    1670
  • 苏州园区公积金贷款期限解析

    贷款年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购买新建普通住房的最长贷款年限为30年,购买存量住房或自建住房的最长贷款年限为20年。借款人的年龄和缴存社会保险的情况将影响贷款额度的计算。个人可贷额度的计算方法包括缴费基数、缴存公积金账户余额以及月缴存基数等因素来确定。

    2023年 8月 18日
    910
  • 苏州户口迁出办理全指南

    办理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户口迁出或迁往内地其他地区户口的条件包括毕业、投靠、工作调动、招工、招干、退职、退休等。办理材料为身份证、户口簿、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办理流程是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户口迁出需直接到户籍派出所办理,迁往其他地区户口需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办理地点包括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平江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和虎丘区。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的申请人,当场即可办理。这里为您提供便捷的办理服务。

    2023年 8月 8日
    1290
  • 苏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办理材料

    申请材料 1. 《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2. 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4张; 3. 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以及其他业绩证明; 4. 海外工作经历证明; 5. 身份证明; 6. 婚姻证明; 7. 居住地住所证明; 8. 健康状况证明; 9. 本省每年不少于6个月工作时间证明; 10. 聘用合同或创办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11. 获得资…

    2023年 2月 11日
    6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