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指南

了解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和办理流程。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费基数为4250元,缴费比例为8%。了解更多缴费方式,请阅读以下内容。

医疗保险:

缴纳标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4250元,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8%和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每人每月5元。

计算公式:缴费基数4250*缴费比例7%+5(大病保险)=302.5元

办理流程:

1.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应当按规定先办理就业登记,并在就业登记地办理参保手续。

2.苏州本市户籍人员携带身份证、户口簿至户籍所在地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常住人员(含省内非本市户籍人员、外省户籍人员和港澳台居民)携带身份证、居住证至居住地所在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进行申报就业登记。

3.户籍或居住地在市区联网区(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的人员,可在联网区通办。其中,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户主办理就业登记需携带工商营业执照。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方式:

1、委托银行扣款缴费

缴费人可至经办银行的营业网点,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委托银行在本人银行账户中按月扣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缴费人如需变更或解除扣款协议的,到经办银行柜面办理。

2、经办银行柜面缴费

缴费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在经办银行的营业网点柜面办理缴费。

3、线上缴费

缴费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微信公众号“苏州税务”-微服务-“社保缴纳”模块、“苏周到”APP-“政务办事”-“社保费缴纳”模块等线上渠道进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的缴费。线上缴费需分别选择养老和医保两个社保经办机构进行缴费。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苏州本地网】公众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灵活】即可获取苏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指南、缴费入口、缴费基数/比例、政策原文!

微信搜索公众号【苏州本地网】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
【景区预约】:园林、古镇等景区预约入口
【医保】:医保余额查询、家庭共济申请等
【公积金】:公积金贷款、提取、还款申请指南
【赏花】:苏州春季赏花推荐(梅花、樱花、桃花等)
【落户】:目前落户苏州(积分、人才引进、投靠)申请指南
【社区】:苏州各大社区联系方式
【积分】:2023年积分落户、入学、入医申请指南,测一测自己有多少积分
【学区】苏州各区域学区查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本地网整理本地网整理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1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1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苏州时光青澄雅苑二期人才购房:地址、电话

    时光青澄雅苑二期,多套房源火热出售!立即查看房源详情,抢占!

    2024年 12月 22日
    130
  •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政策原文)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加强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规范个人养老金运作流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

    2022年 11月 15日
    270
  •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购房政策详解及影响评估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已经调整。申请人需要满足在园区就业或创业,并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的社保或个税。申请人还不能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拥有自有住房。此外,申请人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被园区人才办认定为其他高层次紧缺人才。政策还规定了对于将房产转移给父母等近亲属后导致无自有住房的申请人,需要等待两年后才能申请优购房资格。申请人可以申请新的优购房项目,如果未能选到房源,可以参与其他剩余房源的选购。如需进一步咨询,可拨打相关部门的电话。

    2023年 10月 9日
    1120
  • 苏州各市区公积金查询入口汇总

    网上查询 1、官方查询入口 苏州工业园区:点击查看 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点击查看 2、合作银行网银查询入口 建设银行:点击进入 农业银行:点击进入 工商银行:点击进入 中国银行:点击进入 交通银行:点击进入 苏州银行:点击进入 温馨提示: 微信搜索关注【苏州本地网】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公积金】即可进入…

    2023年 4月 9日
    1890
  • 苏州未成年人出入境证件申请所需证件简介

    苏州未成年人出入境证件申请需要哪些证件?申请人需提交户口簿(如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监护人陪同申请普通护照、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台湾通行证及签注。成年人申请普通护照需提供身份证、照片、原护照复印件、补发声明书等,并补充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关系公证书,以及监护人的身份证。未能陪同的监护人可委托他人陪同,陪同人需提供身份证和委托书。

    2024年 3月 19日
    510
关注微信